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公共空间硕士论文范文 和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美学综述类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公共空间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美学综述,本文是公共空间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跟重构和美学研究综述和乡村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公共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公共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范文论文综述模板幼儿园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储玮蔚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为解决新农村在规划公共空间中遇到的阻碍,针对当今乡村公共空间重构进行研究,对空间如何进行重构及乡村公共活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乡土情感要素置于适宜的公共空间内,并把握其内在的美学思想,符合空间环境的变化,使乡村公共空间符合传统乡村秩序美、和谐美的同时,又能够保证村民在交流、分享、休憩上的实用性,最终搭建出一个对乡村村庄具有再生力的一个乡土美学情感体系,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具有历史沉淀的乡村公共空间,为村民寻回失落的乡村认同感与归属感.

关键词: 乡村; 公共空间; 重构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3.097

作者简介:储玮蔚(1994-),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设施以及劳作方式引入乡村,农村居民的劳动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村民得到身体上的放松,闲暇时间得充分保证.但因为乡村空间里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没有让村民休憩、娱乐、聊天的空间,致使“多余出来的闲暇时间,并没有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反倒变成了生活中的障碍.有研究显示:“由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缺乏、公共文化空间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村民生活出现时间过多、却无所事事的困扰;其他对于村中满意度比较高的人群,他们日常生活中,可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也非常缺乏.”由此看出,乡村中的公共空间是进行公众参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设施的配备和公共空间的构建对村民的日常生活影响巨大.因此,重构乡村中的公共空间对于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相关概念

所谓乡村公共空间指的是乡村聚落中进行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公共性”和“空间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空间最特殊的特点.乡村的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是两个对立的定义,乡村中的公共空间其实指的是共享空间,村民可以自由出入、为村民提供一个平等交流、分享新鲜社会活动心得、娱乐、休憩的共享空间,具有识别身份、相互交谈、热点聚集、通知等特点.

重构指的是一种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一个系统在运作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外部原因的冲击和内部结构的不稳定而崩溃,使得系统的原有结构出现排异性或解体,导致系统的整体结构得到破坏,不能正常运作.为此,通过对已经解体的系统框架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建构,促使系统各个部分进行重组,从而实现根本性的改变.总而言之,重构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背景下,可以实现新的发展.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现状

公共空间这个领域是国外的社会学者最早开始研究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由美籍德裔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发现.但是其概念不准确,具有模糊性.后来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书中的一章中,德国学者哈贝马斯(Habermas Jtlrgen)提出来明确的定义.从此,“公共领域”的研究逐渐被西方学者重视,并波及全世界.

而在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中,针对公共空间的论述与研究主要在城市公共空间这方面,在这段研究期间,国外的研究学者相继出版了许多远近闻名的重要典籍,例如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扬·盖尔的《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等.

3.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也有许多优秀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周祥的《广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及其演进研究》(2010)、杨保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2006).

再看向乡村中的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是研究乡村中的政治政策、社会学、人际关系如何维持为重点,以学者曹海林为例,他在撰写的《村落公共空间》中写道:“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去理解乡村中的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乡村内部的特定空间和已经成为定式的交往方式”,而且王福德又提出了他个人对乡村公共空间的理解,认为乡村空间中的公共性尤其缺乏,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非常欠缺,活动场所很是狭小,导致村落中公共空间成了村中的空白.

导致书中这些问题出现的来源是以下几个方面:(1)村庄社会关联的改变.(2)村庄社会分化.(3)经济分层转化为政治垄断.(4)生活意义的去村庄化.但在我国针对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学者少之又少,导致了乡村公共空间这方面的书籍、论文、期刊寥寥无几,仅仅只有几篇得以参考,如汪海燕的《旅游经济影响下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研究》(2014)等.所以以环境空间为主要角度研究的乡村公共空间,迫切的需要新鲜、具有创新的研究角度,希望有更多的研究学者注意到这方面研究的缺失,使整个乡村公共空间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

4公共空间在乡村中出现的问题及现状

4.1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

4.1.1乡村固有公共空间的衰退破败

在现阶段大多数的村庄中,井、浣衣石、寺庙、祖屋等这些村中的主要活动场所已经消失或者被遗弃.即使村政府或者规划设计师着手建造一些公共设施来延续其内在精神内涵,它本身也不再具有吸引力,不会有人使用它.对于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现代公共建筑,如人民大会堂,人民礼堂的公共活动空间,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与活力.大多数被废弃或者被闲置.

4.1.2新村规划公共空间趋同异化

由于现在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许多乡村开始进行“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但是,由于“城市化”的倾向,乡村建筑忽视了本身的建筑特色,而是简单的模仿城市建筑,而且忽视了村中公共活动场所的建设,使得乡村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乡土建筑独有的人情味.

4.1.3既有乡村公共空间缺乏生机

由于城市社区发展状况良好,导致在乡村空间的建设中也像城市学习,建设人口的集中公共活动场所、如广场、村中绿地、娱乐设施等,然而在乡村中,这些“特意”构建的公共活动场所常常出现人少、设施缺胳膊缺腿的问题;而且因为乡村的管理没有城市小区的管理严格,公共空间的环境往往脏乱不堪,设施破败,成为村中的废弃空间.

4.2空间的公共活动问题

4.2.1乡村公共活动枯燥乏味

“在改革开放前,农村的公共活动,如修建渠道、上堰坝、戏水等也逐渐消失.村民们经常说现在过节没有以前热闹好玩.除去拜庙会与过年之外,这种传统性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少,即使红白喜事,村里一年也才三五次,这种热闹的景象很少能见到了”.

而且从调研中看出,现今的乡村居民生活越来越趋于平淡、简单.除去最常见的公共活动,如打、串门外,大多数的村民会选择在家看电视剧或者玩电脑,而其他需要打理农田、上班工作、教育孩子的村民,他们的活动空间更受到限制.总而言之,村民为什么说休闲时间是无聊、枯燥的,他们为什么更愿意在家打看电视而不愿意出来活动是有原因的,这也暴露了公共空间场所单调并且存在许多问题的现状.

4.2.2乡村公共活动组织乏力

通过对“希望在村里能举办什么活动?”的调查发现,有78%的村民希望能够有免费电影或者戏剧可以欣赏、娱乐生活,并且表达了他们很喜欢这类活动、希望多多举办的期望.其实大部分的村委会都会定期播放免费的电影或者戏曲,但是由于电影资源的不更新,总是一些老旧的电影,导致没有人愿意来观看,而且放映的次数也少得可怜,一般一年只有2-3次.从而导致公共活动难以展开.村民不配合、偏离了本来的方向.

4.2.3乡村村民公共意识的缺乏

发设调查问卷时,发现村民参与集体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很低,所以也不在乎村中的公共设施的好坏.调查显示仅仅有3%的村民会经常去公共活动空间娱乐,而其他大部分的村民很少去使用公共活动设施.

而且通过和村民的交谈得知,大多数的青壮年对公共活动设施需求较少,而且对村里面的公共设施也不关心,相反下更注重自家建筑的居住环境的质量,因为是赚钱给自己享受,也就格外上心,相反,村中的老人,对村中是否有公共空间很关心.因为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公共设施的大多数也是老人,但是老人没有话语权,所以村中的公共意识越来越淡薄.

5乡村公共空间重构中的美学思想

首先,乡村中的公共空间是最容易体现乡土情感的活动空间,它记录了乡村中许多公共活动的记忆,而且成了村中人们的情感寄托.因为有这些独特的记忆情感所存在,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于乡土空间情感的怀念,深化内心情感中的美学记忆,使之强化理解消化.

其次,村民的乡土情感即乡愁,依托在乡村公共空间中沉淀、发酵,它不单可以表达出村民对于乡土的情感,还可以体现出独特的乡土美学思想.进行乡土公共空间的重构使人们可以看到传统的乡村建设,并加上现代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乡土情感美学在乡村中得到延续.

因此,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是承载乡土情感的物质载体,也是村民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它是村民进行日常社交活动、分享新鲜事物、平等交流活动的产物,是乡村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乡土情感又是乡村公共空间的内在内涵,它代表着村庄的发展历程、寄托着村民的乡土记忆,体现村民对村庄独特的归属感,是整个乡村共同文化的情感标识.它使乡村中的公共空间不再只是单纯功能性的使用空间,也造就了公共空间的场所精神.

乡土建设本来对于村民而言就有特殊的意义,是他们内心中自然而生的情感,如“村中的山山水水都是我们的,树木也是我们栽种的,我的家乡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这是对于村民而言最质朴的乡土情感,也是一种独特的乡村归属感.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于乡村的记忆越来越淡,乡土情感也逐渐在消失.

因此,本文希望能将乡土中这种情感美学理论化、清晰化,并根据以上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提炼出乡土情感中的秩序美、和谐的自然美、环境中的生态美与空间中的构成美,形成一个有助于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框架性策略与方法,为建设美丽乡村出一份力.

6结论

本文对乡村公共空间的物质层面和社会层面进行了整体的归纳.提出乡村公共空间现在的现状问题,如乡村公共空间逐渐衰退、规划公共空间的大同小异、乡村中公共空间缺乏生机等问题,又通过网上调查问卷与实地考察研究的方式,挖掘出乡村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例如闲暇生活枯燥乏味、乡村公共活动开展不了、村民公共意识的缺乏等问题.

然后,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中的美学思想,提炼出乡土情感中的美学思想,形成符合乡村共空间的乡土记忆美学.希望能够延续乡土记忆、唤起乡土情感,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出贡献.

因此,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进行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需求迫在眉睫.重构使乡村中的公共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使乡村的整体建设设施水平在跟上时代潮流的同时,又符合当代农民的需求,并利用乡土记忆中的情感美学重构出符合乡村公共空间的新景象,共同建设美丽的乡村.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吴良墉.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0-241.

[3][丹麦]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日]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演变及其对村庄秩序重构的意义——兼论社会变迁中村庄秩序的生成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05,06:61-65.

[6]王德福.缺失公共性的公共空间——基于浙东农村的考察[J].宁波市委党校,2011,02:67-73.

[7]王东,,李广斌.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3,02:57-63.

[8],李广斌.裂变与再生: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07:112-118.

[9]Mirek Dymitrow.The effigy of urbanity or a rural parody?A visual approach to all-town public space[J].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2014,(31).

[10]MauricioHern 6 ndezBoni 1 la.Thesignificanceand meaningsofpubl icspace improvementinlow-incomeneighbourhoods‘coloniaspopulares’in Xalapa—Mexico[J].HabitatInternational,2013,(38).

[11]Trond Jacobsen,Ricardo L.Punzalan,Margaret L.Hedstrom. Invoking“col lective memory”:mapping the emergence of a concept in archivalscience[J].ArchivalScience,2013,(132).

[12]Hoyt Long.Performing the Village Square in Interwar Japan:Toward a Hi dden Historyof PublicSpace[J].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01l,(703).

[13]Elena Claudia Constantin.The Need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J].Procedia-SocialandBehioralSciences,2014,(116).

[14]杜恩龙.现代居住区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15]谢煜林.徽州古村落中的外部空间环境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16]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7]于峰.基于城市集体记忆的街区界面重塑[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18]刘瑞强.乡间小店:作为村落公共空间的兴起与变迁[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9]陶锋.传统交往空间的再生与重构[D].无锡:江南大学,2007.

[20]浦欣成.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此文评论:这是一篇适合重构和美学研究综述和乡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公共空间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公共空间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公共空间下的群体活动和意识表达以湘西州F县城C广场为个案分析
摘要广场舞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众健身方式,它的主要活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 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广场舞活动与大众主流文化之间时常出现了冲突,甚至受到“污名”化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

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为优美宜人的高质量城市生活环境 本论文以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为研究对象,以环境行为科学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人性化设计理论和实践.

废旧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例
【摘 要】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建设和城市转型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国内城市里有很多废弃建筑物 由于它们既不是古建筑,也不是文物,它们往往被推入城外 强迫它们退出.

公共空间的事件流在塑造文化新形态中的价值
内容提要在公共艺术作品被放置于公共空间之时,其功能常常是隐在的,只有公众介入后才会激发各种各样的事件流,促成意义的生成 文章首先结合怀特海的“过程哲学”1理论,深入分析作为&l.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