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实践教学论文例文 和自主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实践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自主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本文是关于实践教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实践教学和自主发展导向和人才培养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实践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实践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外语教学期刊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自主发展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郭永彩,刘嘉敏,李 敏,袁 刚,杨利平,杜基赫,应苑松

(重庆大学 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

摘 要:为了在创新实践教学中唤醒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通识课程、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基础,依托不断丰富完善的硬件平台、创新项目、教师指导团队和学生专业社团,提出了“自我唤醒、自我认知、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了学生自主发展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统一规划、自主选题、分级指导、协同创新、多元评价”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分层次的创新实践资源,形成了学科互补、师生协同、动态优化的创新实践指导团队运行机制.通过实践检验,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自主发展;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指导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147-04

一、引言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需要,探索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唤醒学生创新实践意识、调动学生创新实践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成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国内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足、创新实践意识与兴趣缺乏等问题.本创新指导团队矢志研究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各要素和相关环节的规律,探索改进教学、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深入分析发现,影响创新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①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独立、关联性不强,缺少对学生系统化、个性化学习的指导.②传统实践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③现有评价方式只能部分表征学生的实践能力,其结果无法有效地为实践教学改进提供反馈.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学生“自我唤醒、自我认知、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其指导下,探索建立了学生自主发展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统一规划、自主选题、分级指导、协同创新、多元评价”的创新实践模式,建立了分层次的创新实践资源,形成了学科互补、师生协同、动态优化的创新实践指导团队运行机制.

二、自主发展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学生“自我唤醒、自我认知、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的理念中,“自我唤醒”是通过实践认识

到实践对于自身培养的作用和意义,唤醒实践意识; “自我认知”是在进一步实践中认识到自身实践能力、优缺点,找准自己的兴趣,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实践方式和方法;“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是在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学习新知,通过实践验证想法、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自主创新”是在具备基本实践能力的情况下,深入探索新问题、设计新方案、形成新成果.学生自主发展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创新实践支撑条件、学生自主的创新实践、创新实践基础课程三部分.其中,专业培养目标牵引创新实践支撑条件和创新实践基础课程建设,个体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学习成果,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两方面牵引共同作用,在创新实践中有机融合,兼顾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与差异性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沃土.

图1 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框图

丰富创新实践基础课程内涵,推动学生“自我唤醒”.开设并强化了“新生研讨课”、“测控仪器现场研讨课”等创新实践基础课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联系,唤醒其创新实践意识,促进其参与实践的兴趣.

推动创新实践分层,服务学生“自我认识、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设计为逐层递进的四个阶段,依次包括兴趣引入、实践引导、实践融合、拓展提高和效果评价.兴趣引入阶段通过基础专业性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动手习惯.实践引导阶段引导学生认识创新实践支撑条件,吸引学生参与创新实践.实践融合阶段解决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拓展提高阶段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及高端赛事,促进学科课程间的整合.效果评价对实践各环节的效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价学生实践能力的达成情况和整个实践环节的效果,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提出改进意见,形成持续反馈.

完善创新实践条件,助力学生“自主创新”.创新实践支撑条件整合的各种硬件平台、创新项目、教师指导团队、学生专业社团,并加大投入进行完善和加强,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学生自主发展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1.统一规划课内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按照兴趣引入、实践融合、拓展提高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思路,对大学四年的课内外实验实践环节进行统一规划,按照层次递进的原则分为三个层次:兴趣引入层、学科基础实践层,综合创新实践层.兴趣引入层,以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动手习惯为目标,以探究方法指导为教学模式.通过金工实习,培养动手习惯,通过“新生研讨课”、学生专业社团宣讲培训等环节,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和途径,激发其创新实践的兴趣,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明确方向;学科基础实践层,以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技能指导为教学模式.通过专业基础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和社团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创新思维,鼓励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综合创新实践层,以确立创新目标,培养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以自主研究创新为主,拓展学科课程间的整合,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及高端赛事,逐步使学生关注高端、参与高端、引领高端.鼓励教师把科研前沿知识引入到“新生研讨课” 课堂,把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转化为综合性、创新型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课题和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把竞赛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课内实验或者课程设计内容,实现了课内实验、课外实践的相互融合和统一规划.

2.项目实施“自主选题、分级指导、协同创新”.建设了专门的创新实践指导教师团队,除了专业基础必修实验项目外,其余的课内外创新实践项目都实施 “自主选题、分级指导、协同创新”.所有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都以项目为依托,项目来源于两种途径:一种是指导老师给出一系列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是学生自拟题目,和指导老师商量确定题目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题目,这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求自行查阅资料,自主设计和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观察、分析、总结并写出技术报告,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主提高.

3.采用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为了正确地评价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收获,设计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体现在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上.评价主体由专家、指导老师和学生组成,评价内容实施不同创新实践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既注重学生实践过程的培养,又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主动性、合作与交流意识、团队合作精神.

四、分层次的创新实践资源

依托学科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质师资力量的优势,建设了分层次、开放型的硬件平台;开设了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系列的实践选修课程;设立了各种创新实践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项目,为学生的 “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资源,为体系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基础保障.

1.加大力度,建设分层次、开放型的硬件平台.依托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测控仪器与光电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按照“实践引导、实践融合、拓展提高”的构建思路进行整体筹划、构建了分层次、开放型的硬件平台.平台以学校电子电工实验室、学校工培中心、学院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为依托,按照“实践引导、实践融合、拓展提高”的思路构建了各级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每天8∶00—23∶00对全校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随时进入工作室从事创新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自主研究.

2. 开设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系列实践选修课程.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质师资力量,面对全校学生开设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系列的实践选修课程“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新生研讨课”、“测控仪器现场研讨课”,唤醒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提高其参与实践的兴趣、实现对其实践意识和能力的自我认识.

3.设计多层次的创新实践项目体系,构建丰富的实践与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资源.依托“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各类基础和专业类的学科竞赛,设计出多层次的创新实践项目体系,构建丰富的实践与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针对大一学生,引导其树立创新思维,指导其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难度不高的创新实践活动,如“智能汽车科普竞赛 、”“电子技能竞赛”、“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针对大二、大三学生,指导其按个人爱好和兴趣参加各类高层次的创新实践活动,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项目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创新实践项目,从而进一步锻炼其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其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对于大四学生,引导其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承担部分科研工作,以发表高水平论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其自我创新.

五、创新实践指导团队建设

指导团队在“统一规划、自主选题、分级指导、协同创新、多元评价”的创新实践模式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鉴于学院学科交叉的特点,学生创新实践题目会涵盖电子、光学、机械、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的内容.为有效指导学生创新实践,学院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建设和提升指导团队水平,通过推进仪器与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了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成员相对固定的高水平指导团队,形成了“学科互补、师生协同、动态优化”的创新实践指导团队运行机制.

1.打造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创新实践指导团队.以教学团队和学生团体的形式将掌握科技前沿的专任教师、工程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项目或竞赛成绩突出的高年级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层级分明、分工明确的指导团队,按分级分类指导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培训,这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指导团队成员由原来以讲师、工程师和助教为主转变为现在以教授、副教授和博士为主.指导团队的专任教师来自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系,学科交叉特点明显,在学科方向、社会需求、科研能力和国际视野方面有突出的优势.通过开设面向本科学生的“新生研讨课”、“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等课程,以参与指导学生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项目的方式在指导团队中发挥作用.实验技术人员来自本科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教育的第一线,在把握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创新实验方面有显著优势,通过实验实践课堂、学生项目和竞赛指导等方式发挥作用.高年级学生在创新实践的具体实施中有丰富的经验,通过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实际项目传帮带的方式发挥其优势.2012年以来,共有33名专任教师、 8名实验技术人员和15名高年级学生参与过创新实践指导团队.在指导团队的引领下,学院学生创新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形成有效的团队运行机制.学院一直重视创新实践团队的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近5年来,依托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两个学科和测控技术及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在“测控与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团队”、“仪器类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重庆市“三特”专业建设等专业和团队建设项目的持续推动下,以“动态优化成员,创造实践环境,提供经费支持,制定保障措施”为建设方针,逐步形成了“学科互补、师生协同、动态优化”的创新实践指导团队运行机制.

通过每年定期的征集和遴选指导教师,形成了可供学生选择的专家库,建立了相对固定的、以学生创新实践为中心的指导教师团队,实现了指导团队的动态优化配置.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发挥博士生导师在教学和科研实践方面的经验,指导青年教师将本科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为青年教师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助教、助研、勤工助学等方式吸收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辅助指导学生创新实践,发挥学生传、帮、带优势.依托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教学平台,通过实验室开放、学术讲座、业余科研项目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和经费支撑条件.在创新项目申报、执行过程中,指导团队成立专门委员会定期对所有项目进行立项答辩、开题答辩、中期检查和结题答辩等评审,保障了创新实践项目的完成质量;同时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宣传,动员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保障措施.

六、总结

本实践教学体系实施3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教学成果.教学教研方面:申请成立了重庆市和重庆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教学团队2个,建立健全学业导师专职教师团队,承担与本成果相关的教改项目21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2篇,出版教材13本,获重庆大学教学成果奖6项;积极打造测控与电子信息类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形成具有梯度的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了重庆大学光电信息协会、重庆大学智能汽车协会两大学生社团.学生参与创新实践项目成绩斐然:获得国际奖3项、国家级奖21项、省级奖50项、校级奖73项,发表科研论文38篇,申请发明专利29项.

参考文献:

[1]郑靖.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7.

[2]张庆荣,冯其红.基于自主发展教育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5,(7):113-115.

[3]李斌.民办高校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J].教改探索,2016,35(2):167-169,174.

[4]王佳佳,刘文兰,王文娟,等.基于自主学习的中医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继续医学研究,2017,31(1):27-28.

[5]吕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评教指标体系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4,(3):42-45.

[6]李慧,姜长泓,魏红伟.以自主学习和激发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5(2):6-8.

[7]庞岚,赖旭龙,殷坤龙,等.基于自主学习的“李四光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4):17-20.

[8]张庆荣,冯其红.基于自主发展教育理念的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7):113-115.

[9]郑秋梅,李华昱,崔学容,等.IT类创新人才“学生自由发展”培养模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2):35-37.

[10]钟秉林.推进大学科教融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1):4-6.

[11]刘华东.构建“三三三”培养体系,推进本科教育迈向更高目标[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34-36.

[12]李刚,胡小清,蔡圳阳,等.材料学科背景下自主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7,(2):262-265.

ResearchandPracticeonthePracticeTeachingSystem ofInnovativeTalentsTrainingFocusedon

IndependentDevelopment

GUOYong-cai,LIUJia-min,LIMin,YUANGang,YANGLi-ping,DUJi-he,YINGYuan-song

(KeyLaboratoryofOptoelectronicTechnologyandSystemoftheEducationMinistryofChina,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

Abstract: Inordertoawaken students´independentinnovationconsciousness,innovativethinking andinnovation potentialintheteaching ofinnovativepractice,morefullymobilizethesubjectiveinitiativeofstudentsin understandand practice.Basedongeneralcourses,majorprofessionalcoursesandprofessionalcourses,relying onconstantly enrichthe perfecthardwareplatform,innovationprojects,teacherguidanceteamandstudentprofessionalcommunity,theidea of "self-awakening,self-cognition,autonomouslearning,independentpractice,independentinnovation"isproposed,the innovativetalentstraining practicalteachingsystemof student independentdevelopmentorientationisestablished,the innovativepractice teachingmodeof"unifiedplanning,independent selection,gradingguidance,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ultipleevaluation"isconstructed,ahierarchicalinnovationandpracticalresourcesisestablished,the innovativepracticetoguidetheteam running mechaniofcomplementary disciplines,teacherandstudent collaboration,dynamicoptimization iormed.Throughthepracticetest,theremarkabletalent training effect haade.

Keywords: independent development;practicalteaching system;practiceteaching model;innovativepractice guidanceteam

该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实践教学和自主发展导向和人才培养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实践教学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依托学科竞赛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摘要学科竞赛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基础,依托学科竞赛,结合方程式汽车大赛各个项目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构建多专业融合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体系,实施跨学科创新实践能力.

《电子商务实务》中微信三创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摘要“三创”人才培养是当下电商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研究方向,高校应顺应时展需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主要结合实体化发展形势,合理.

一带一路战略下创业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编者按 根据调查,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日趋严峻, 客观地反映出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刻不容缓, 随着 "一带一路 "战略的提出和 "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 "政策推动, 广大外经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

培养舞台技术专业人才刻不容缓以武汉市艺术学校舞台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例
【摘 要】重视和培养现代化的舞台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并留住具有专业舞台技术素质的高校毕业人才,是壮大舞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振兴文化产业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为我们能在舞台上呈现更专业、绚丽、精彩的艺术.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