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发表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保护开题报告范文 与非物质文化视域下的陕北秧歌的保护和传承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保护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7

非物质文化视域下的陕北秧歌的保护和传承,本文是有关保护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非物质文化和视域和陕北秧歌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陕北秧歌的历史底蕴浓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相关部门和单位也对陕北秧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的 视角,简答审视了陕北秧歌,并明确了陕北秧歌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困境,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了“非物质文化视域下,陕北秧歌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视域;陕北秧歌;保护;传承

一、陕北秧歌——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的一种传统舞蹈艺术形式,是中国四大秧歌体系之一,曾历经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洗礼,并在随后的发展中得以革新,因此,它有着迥异于其它民间秧歌的重要特征.陕北秧歌历史悠久,可以将古代祭祀活动中的“傩戏”视为其历史起源,《米脂县志?风俗篇》记载道:“春闹社夥(火)俗名闹秧歌村众合夥于神庙立会……由会长率领排门逐户跳舞唱歌,悉中节奏有古乡人傩遗风.”“傩”是一种巫术活动,表演者以夸张狂欢的舞蹈来表达内心所愿,或者酬谢圣灵.陕北秧歌具有强身健体功能和一定的娱乐性,是当地民众所青睐的日常活动,它不高雅,却切实让人们感受到了百姓对生活的热爱.2006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得以成立,陕北秧歌也被列为保护项目之一,相关政府部门也对陕北秧歌的保护与传承予以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陕北秧歌步入有序发展的良性阶段.2014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被通过,进一步促使陕北秧歌保护与传承工作步入正规化、常态化轨道.

二、非物质文化视域下,陕北秧歌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困境

陕北秧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在传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却使得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一定的困境.现代化的发展环境下,“世俗化、商业化、现代化”的多重冲击严重制约着陕北秧歌的良性传承,而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绩的吸引,“重申请、轻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发展现象,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在这种趋势的牵引下,面临的是一种尴尬的境地,“破坏性保护的现实困境”是非物质文化视域下,陕北秧歌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首先,传统陕北秧歌发展到现代,在现代化因素的制约下,进一步被祛魅化和世俗化,而这也是基于传统陕北秧歌具有“巫术蕴义”的特征.但是,时至今日,科学技术进步,人们的思想得到深化,以往那种传统的巫术观念已经弱化了人们对真诚的信仰,传统陕北秧歌也难以成为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其次,陕北秧歌传承主体的多元消解.陕北秧歌具有草根属性,是陕北民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表演者和观众共同参与的娱乐活动.但是,发展到现代,一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却渐渐消解了对陕北秧歌的兴趣,将关注视角倾向了现代化的娱乐形式,陕北秧歌的传承主体面临被消解的挑战1.最后,陕北秧歌遭遇碎片式保护.从地方政府得角度看,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并未进一步将保护工作转化为一种自觉性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误区,民间团体处于失语状态.

三、非物质文化视域下,陕北秧歌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优化策略

1.政府主导实现活态保护

针对陕北秧歌传承与保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政府要切实转变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建章立制,实现活态保护.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制定融合互通的传承与保护策略:传承发展为主,旅游开发为辅,在保护陕北秧歌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力的彰显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对相关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并对保护经费进行合理规划.具体而言,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应由地方政府门牵头负责,在必要的情况下,适时开展相应的检查评估活动.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组织规划“陕北秧歌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以便及时研究和讨论相关的传承与保护策略.并且,保护的“原则、目标、举措、经费”等内容要被列在陕北秧歌的保护规划之内,这样可以促进保护工作的有序实施.

2.项目保护单位扎实推进

陕北秧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同时也需要项目保护单位的扎实推进,从而形成一种合力.对此,地方政府部门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对项目保护单位进行明确,并以相应的保护规划为依据,将陕北秧歌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项目保护单位要明确自身在陕北秧歌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时制定年度保护计划,并针对陕北秧歌的保护科学利用保护资金,最大程度的为陕北秧歌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撑2.在此之外,“对相关实物资料进行收集并归档”也是项目保护单位的重要工作,同时,保护单位也需要适时调查陕北秧歌遗产情况,制定动态化档案管理制度,掌握其传承脉络,培养陕北秧歌传承代表主体,实现陕北秧歌的文化价值.

3.多元教育主体形成合力

陕北秧歌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多元教育主体的支持,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民间力量,运用民间资源,深入了解民众对陕北秧歌保护与传承的态度与看法,获取他们的 价值认同感.从这个方面考虑,可以实施的计划有“推动陕北秧歌进课堂”,具体来说,就是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小学的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培养陕北秧歌传承主体,借助教育的力量达到保护与传承陕北秧歌的目的.而基于陕北秧歌的特点,可以与之结合的课程主要有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因地制宜,陕北秧歌的传递和普及活动就可以得到有效开展3.此外,还可以建立陕北秧歌项目基金,支持陕北秧歌的科学研究活动,然后集结民间艺术团体的力量,在实现陕北秧歌理论化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陕北秧歌活动团体的组织化和体系化.

四、结语

陕北秧歌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有效推进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非物质文化视域下,陕北秧歌的保护和传承却面临着一定的困境:陕北秧歌的传承主体被消解,并且遭遇碎片式保护,严重制约着陕北秧歌的发展和研究进程.面临多层发展困境,要想有效实现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则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辅以项目保护单位的扎实推进,培育多元教育主体形成合力,最终实现保护与传承的双重目的.

注释:

1.刘向东,宗延伟,宗延庆,等.非物质文化视角下陕北秧歌历史沿革与保护传承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13(7):80-82.

2.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北秧歌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1(1):4-7.

3.高莎.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北秧歌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5(18):24-25.

该文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非物质文化和视域和陕北秧歌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保护本科毕业论文保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流行文化视域下的青少年政治社会化
【摘 要】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独具亲和力,它构成了当代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文化背景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流行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 它不仅作用于个体政治人格的成长,还影响着政治文.

庐陵文化视域下井冈山精神形成的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75摘要“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rdquo.

人为的消费盛宴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天猫双十一网购狂欢节
一、作为青年亚文化和网购狂欢节的“光棍节”20年前,年轻人戏谑地将11月11日称为“光棍节”,以此来克服内心的孤独、痛苦和寂寞 消费对负面的情绪具有消解.

设计生活文化视域下南京传统手工业现状
【摘 要】南京自明代起就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手工产业聚集区,如今我们仅从保留至今的街巷名称便可窥见一斑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现代文明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手工生活文化消失殆尽 本研究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查读和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