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材料浏览

弟子规相关论文范本 和经典诵读应加强教师引领以湘南某中学诵读《弟子规》为例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弟子规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2

经典诵读应加强教师引领以湘南某中学诵读《弟子规》为例,本文是弟子规相关硕士论文范文与《弟子规》和经典诵读和湘南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弟子规论文参考文献:

弟子规论文参考文献 教师杂志教师论文发表刊物幼儿教师评职称论文应收账款论文开题报告

从中华经典当中攫取崇德修身的精神力量,已成为近年来很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关键点.但应试教育之风使经典诵读的评价标准异化为背诵考试,形式主义风气的逐步侵蚀也使大多数经典诵读以华丽的舞台表演活动泛泛呈现.学生作为诵读主体,是否真正建立了对经典的认同感和价值感?是否将经典文本中的精神义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如何落实传统经典教育,使学生既能陶养于文字,又能内化于心灵、体现于行动?这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学校经典诵读,求索经典诵读改革的路径方向.

一、案例解析:教师如何引领学生直达经典的真情实意以湘南某中学为例,从2010 年开始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推广《弟子规》诵读.笔者于2013年至2015 年间,随机抽取该校23 名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开展定性研究.访谈对象以高年级学生为主,分布于2010 至2013 年入学的年级.以诵读“入则孝”篇为例.

1.学生的诉求:“权利”与“自由”.个案6(2012 级):“《弟子规》一直是在强调子女要守规矩,好像子女只有责任和义务,没有权利,这跟现代观念有冲突.如果孩子从小特别守规矩,就会束缚他们的创造力,影响个性发育.”个案16(2012 级):“几乎都是条条框框,如果推广让大家学习,会抑制了小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个案7(2013 级):“我感觉《弟子规》的说教压抑人的自由.‘父母命,行勿懒’,父母的命令都要听从,那我在这个家里,还有什么位置可言?”个案8(2012 级):“《弟子规》的奴性过重,全文1080 字,用得最多的是‘勿’字,这种训诫式的口吻,与现代社会仍有一定的矛盾.”这些学生对《弟子规》有一种“说教”的刻板印象,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崇尚自由和,渴望被父母承认和接纳,急于保护自己的“权利”.他们将“规矩”与“自由”对立起来,为了保卫“权利”,习惯于把与父母的互动当作是一场话语控制权的争夺赛,以“现代人”自居,挑战长辈、挑战经典的权威.

也有学生相对客观地提出“不能盲目听从父母”———个案11(2012 级):“在‘入则孝’中,要求我们以十分顺从的态度对待长辈,但很多时候长辈也不一定正确,我想为人生亲自做选择,可一旦跟他们理论,换来的总是批评责骂,说我天真幼稚,不知天高地厚,不懂世事艰难.这样下去,会让我丧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需要自己去想、去经历、去受伤,才能成长.”2.教师的应答:顺与敬是亲子沟通的哲学.(1)亲情以顺为美.

对于个案6 等人的质疑———《弟子规》满篇“规矩”,教师可引导学生跳出小我,换角度逆向思维,思考在社会宏观大环境下作者的创作本意,以及规矩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满篇“规矩”正是因为世风日下、世人太没规矩.《弟子规》是一部警世恒言,应运而生.因注意到了子女义务的缺失、子女态度的不敬,所以才以满篇的规矩与责任来告诫世人,导以智慧的相处之道.

譬如,“父母命,行勿懒”传达的是恭敬的态度,“命”并非上级对下级的“命令”,与“自由”“权利”无关.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举例出题———选择题:“辛苦工作的父母回到家,希望子女为自己倒杯水,你在生活中的应对方式是怎样的?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如实选择.”A 马上应答,神速行动.B 行动迟缓,至少顺应.C 不理不睬,不置可否.D 态度恶劣,顶嘴争吵.笔者近些年曾在课堂中就此问题对近千名中学生即兴调查,仅约10%的学生选择A,约60%选择B,约20%选择C,约10%选择D.而当问题反转成———换位思考题:“多年后你成为了父母,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选择第几项?”所有人无一例外,100%都选择选项A.以此为例,教师当引导学生:亲人之间需要的是温情,不是争个高低.“父母命”不是发号施令,而是缘于父母觉得孩子倒的水喝起来更甜蜜,深感自己夜夜的辛苦没有白费,内心得到了安慰.亲子之间需要亲昵的互动,子女往往只需一个温柔的点头,一个和敬的微笑,就可以让父母高兴上一整天.(2)亲情重“情”轻“理”.个案11 则提出了子女的独立性、自主性等人格能力的培养问题.但是必须承认,未成年子女尚不能独立,在生活中乃至各种人生选择上,都确实离不开父母的介入.家是重“情”而轻“理”的地方.我们应接纳、包容中国父母的各种“不完美”,学会感恩.“入则孝”说,如果“亲有过”,可以“谏使更”,只是须“怡吾色,柔吾声”.在父母面前,即使论理,也要注重策略,给父母“面子”.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引用《论语·里仁篇》的句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夫子教人劝谏父母要“几谏”,“几”即隐微之意,当念头还在心中尚未显现在外时,就是最隐微的时候.比如,父子走在街上,爸爸手里有张废纸,正想着把它丢地上,此时你洞察爸爸的心思,马上对他说:“爸爸,前面不远处有个垃圾篓,我们把废纸扔到那里吧!”爸爸听了往往会立马改变初衷,使垃圾入篓.父母的过错还在隐微之时,为人子女就应及时进谏.若父母不接受,子女仍要保持恭敬态度,同时,不违背当初劝谏父母的那份初心继续进谏,即使父母听不进去,甚至生气责备,为人子女也不要因此埋怨父母,硬碰硬反而会加剧矛盾.要想改变他人,首先得改变自己待人的态度.由此引导学生领会顺与敬是亲子沟通的智慧.

二、教师修养:提升传道与解惑的能力1.教师的立场:“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个案18(2012 级):“《弟子规》主张待人要宽容和善,但我在打暑假工时遇到一些同事,弄虚作假、偷奸耍滑,各种潜规则,而我自己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吃亏.这样看的话,传统美德在社会上好像行不通,我觉得好矛盾啊!”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面临现实功利主义的质疑时,应坚定一个立场,那就是对真善美的信念和追求.钱文忠曾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中提到———“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在某种程度上,教育是应该跟社会‘对着唱’的”“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不要轻易让步”.因为有黑暗,所以人类渴望光明.教育不是为了迎合社会,而是社会需要受到教育.《弟子规》正好具备教育社会的正能量.

2.解读的原则:联系丰富的经验世界.对文本的理解包括意思和意义,一个人不能把意思和意义分离,不能与在当代环境中相关的运用分离.因此,研习经典需要跳出文本局限,联系已知的生活世界,使自身对文本的体验臻于丰满、充实和完善,从而获得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循环,被文本中蕴含的精神熏陶、改造和同化.3.传道的方法:“学而时习之”培养学生“道德想象力”.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的是为人处世的学问,“习”是运用、是实践、是创新.《弟子规》蕴含了与人和谐互动的学问和智慧,需要反复践行和体验,以培养学生“道德想象力”:通过“设身处地”的情感投射为情境所牵涉到的每个人的处境着想的能力;洞察情境中所有可采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并尝试对其未来行为结果进行富有远见的预示的能力;当处于一筹莫展或非此即彼时,仍能继续寻求新的行为选择的能力.

(作者单位: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文评论,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弟子规》和经典诵读和湘南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弟子规本科毕业论文弟子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以经典诵读引领学生成长
【摘要】经典诵读是丰厚学生人文底蕴、引领学生成长的有效方式 教师召开动员会,而后确定诵读内容、诵读时间与检查方式,开展趣味活动,引领学生开展经典诵读 在此过程中,与学生心理辅导相结合 【关键词】经典诵.

把握经典阅读价值智慧实施教学策略以《老王》为例
摘 要老王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杨绛和人力车夫老王之间的往事,传达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意蕴 对该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给予学生丰富的审美体验 文章剖析了这.

经典诵读重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广西容县容州镇红光小学(537599)潘波摘要小学教育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经典诵读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使其形成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经典诵读;学习习惯.

基于经典诵读的高职生人文素质提升策略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2 042摘要经典诵读是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 该文通过阐述“经典诵读&rdq.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