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教育改革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武术教育改革视角下学校武术竞赛路径选择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教育改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0

武术教育改革视角下学校武术竞赛路径选择,该文是有关教育改革本科论文范文跟教育改革和武术和视角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学校教育杂志学校教育是正规期刊吗学校教育论文教育改革论文

吉洪林1,李烁2

JI Hong-lin1, LI Shuo2

摘 要: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武术的发展,教育部选择武术作为重点发展的7个学校运动项目之一,并确定了武术教育改革实施路径.而作为武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武术竞赛也必须重新选择竞赛内容、创新竞赛组织方式、统一竞赛方法、修订竞赛规则,才能满足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需求.应将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武术与代表武术本质内涵的武术格斗引入竞赛体系,选择“淘汰制”为学校武术套路竞赛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共用的竞赛方法,采用“合二为一”的竞赛组织新方式,使学校武术套路竞赛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实现真正的合并与融合.并通过竞赛规则的改造,使学校武术竞赛重视参赛者的武术套路综合演练水平与武术格斗时空攻防能力,淡化武术套路的难度动作与武术格斗击打的力量性要求,提高其安全性,保障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学校武术;竞赛内容;竞赛方法;竞赛规则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100-06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education in school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chosen Wushu as one of the seven school sports programs which are the key developments, and has determined the reform implementation path of wushu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wushu education, the school wushu competition must re-select the competition content, re-innovate the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pattern, re-unify the competition methods, and revise the competition rules to meet the needs of school martial arts education reform. Traditional wushu with many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wushu fighting which represents the essence of Wushu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competition system, and the "Elimination System" should be chosen as the common competition method between Wushu Routine Competition and School Wushu Competition, and the new "Combined into One"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pattern can make school Wushu routine competition and school Wushu fighting competition realize a true merger and integration.

前言

当前,在“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背景下[1-2],深受民族文化洗礼的武术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重视,成为教育部重点发展的7个学校运动项目之一,并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为化解目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困境,教育部确立以学校武术联盟提出的“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为武术教改的操作路径[3],将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武术与学生喜爱的武术格斗内容引入学校武术体系,采用“术道融合”的原则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使习武学生成为“德艺兼修”的武术人[4].而学校武术竞赛是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开展,将是培养青少年“尚武精神”的重要平台、完善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方法、弘扬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路径,在整个武术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多年来,关于学校武术竞赛的研究非常匮乏,其竞赛内容,竞赛组织方式、竞赛方法及竞赛规则全为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翻版[5],学生喜爱的武术格斗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武术一直被排除在外,严重弱化了学校武术竞赛的作用与价值.现在,教育部虽然确定将传统武术与武术格斗引入学校武术教学体系,并根据“术道融合”的原则,培养“德艺兼修”的习武学生,但目前采用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模式的学校武术竞赛根本无法适应武术教育发展的需求,亟需针对学校武术竞赛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充分厘清今后的学校武术竞赛到底应该“比什么、怎么比”等问题,才能保障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体现与发挥学校武术竞赛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1教改背景下的学校武术竞赛路径选择

学校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竞赛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教改的推进,必然导致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学校武术竞赛的内容选择需要通过其教学内容而设置与选取.现在,武术将执行“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教改理念,明确了学校不仅要开展竞技武术,也要开展传统武术;不仅要开展武术套路,更要推动武术格斗的发展.这些教学内容的变化,特别是将武术格斗引入学校之后,其竞赛内容如何设置,竞赛方式如何组织,竞赛方法与竞赛规则如何规划,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1学校武术竞赛内容的路径选择

缘于学校武术教学的“唯套路化”,加之竞技武术对学校武术的影响,其竞赛的内容一直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但近年来,专家学者充分认识到学校武术必须回归武术的技击属性,需要充分发挥武术的防身自卫价值,将来的学校武术竞赛,其武术的格斗内容不可缺席.同时,武术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武术最能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在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武术教学与竞赛,传统武术套路也必须得到充分体现.基于此,教改后的学校武术竞赛内容应该包含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两大部分,其中武术套路的竞赛,不仅仅含有竞技武术,也必须包含传统武术内容.

1.1.1学校武术竞赛引入武术格斗内容探讨

1.1.1.1“打练并进”的武术教改思路为学校武术竞赛引入格斗内容奠定了基础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6-7],学校武术教学,必须突出技击,强调武术格斗的重要性,回归武术的本真[4].在2013年9月,由教育部牵头的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提出了“一校一拳,打练并进,术道融合,德艺兼修”的教改路径[3],2015年1月,教育部正式下文确立此改革思路为我国今后学校武术教育的操作路径.其“打练并进”的改革理念为学校武术格斗的推广指明了方向,强调在今后的学校武术发展中,不仅重视武术套路的发展,也必须加强武术格斗内容的推广,使学习武术的学生“能演会打”,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此教改理念,为学校武术竞赛引入武术格斗内容奠定了基础.

1.1.1.2学生喜爱武术格斗有利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的举办

套路是武术的重要内容,但是缺少了武术格斗的学校竞赛总显得不够完整,而且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学者对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进行了调查,排在第一位的是防身自卫[8].国内专家学者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针对学校武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在2006年,邱丕相先生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9].2007年,邱丕相先生又针对学校武术套路教学改革提出新见解,指出“套路内容改革应立足于“提高学生防身自卫”的能力[8].蔡仲林教授也针对“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含义进行了诠释[10],专家学者充分阐述了武术攻防的重要性,教学中突出武术攻防的紧迫性.在2009年,《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也得出学生喜爱格斗项目的结论.课题组调查了314名学生,有214名学生选择了散打,占到总数的68.2%[11],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对武术格斗项目的喜爱.同时,在中国,武术与武侠、英雄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只有让学生学习到真正实用的武术内容,才符合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这些现实情况与环境,将有利于学校武术格斗教学与竞赛的健康开展.

1.1.2学校武术竞赛引入传统武术内容探讨

1.1.2.1“一校一拳”的武术教改思路为学校武术竞赛引入传统武术内容奠定了基础

“一校一拳”指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需要及培养能力,选择自己的教学、训练内容,特别是地方特色拳种比较丰富的省市,学校可以邀请传统武术名家进校教学、训练,突出学校武术套路的地域文化性.有了学校传统武术的教学、训练,其竞赛设置传统武术内容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学校武术竞赛引入地方特色拳种之后,不仅可以增加学校武术竞赛的民族文化性,更是继承与发扬传统武术行之有效的途径.

1.1.2.2传统武术内容引入学校武术竞赛体系分析

新中国建立后,比赛的流程与规范已经相对成熟,只是比赛的内容主要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使许多具有典型代表的传统武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现在,教育部确定以“一校一拳”为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思路之一,全国的学校武术套路教学不再实行标准化,根据地方特点及学校的资源,学校可以自行选择合适的武术拳种,既可以是竞技武术套路,也可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术拳种,这样可以较好的解决武术拳种的继承问题,使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术拳种得到较好的继承与发展,也能更好的传承与弘扬华夏民族的地域文化,体现武术的文化特色.

中国的地缘广阔,各地的风土人情各不相同[12],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武术拳种,使中国武术拳种各具特色,具有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如,河南太极拳、福建南拳、山东螳螂拳、河北八极拳等,代表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民族文化的符号.而竞技武术套路是竞技体育的产物,其发展源于传统武术,离开了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套路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缺少了传统武术的学校武术套路竞赛就如同缺少了武术的“源”与“根”.武术本是丰富多彩,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应该让标准化、模式化的现代体育竞赛理念吞没,消磨了武术原有的特色,所以,学校武术竞赛应该引入传统武术为竞赛内容之一.

1.2学校武术竞赛组织方式的路径选择

目前的学校武术竞赛主要以竞技武术套路为竞赛内容,其组织方式也选用了竞技武术套路的比赛模式.而当学校武术竞赛内容引入传统武术、武术格斗之后,学校武术竞赛的内容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当武术格斗引入竞赛体系后,学校武术竞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是亟需探讨研究的问题.因为,多年来,竞技武术比赛一直采用分腿走路的方法进行竞赛组织,既定期举办传统武术比赛、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武术散打比赛.如果学校武术竞赛也选用相同的组织方式,将给学校武术竞赛各个方面增加巨大的难度,很难保障学校武术竞赛能够健康、顺利的开展.基于此,学校武术竞赛需要改变原有的竞技武术比赛思路,重新规划其组织方式.

1.2.1选择“合二为一”的学校武术竞赛组织方式

武术是一个技术内容丰富的技术体系,一个运动项目中,包含很多个子项目.当传统武术、武术格斗引入学校武术竞赛体系后,不适合选择目前竞技武术竞赛的模式——设置学校传统武术竞赛、学校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应该对其组织方式进行改革,不能照搬竞技武术比赛“分腿走路”的形式,“本是同根生”,不必要分开发展,而是应该采用“合二为一”的学校武术竞赛新模式.每次举行学校武术竞赛,其项目设置应该包括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武术套路竞赛项目中包含徒手与器械、传统与竞技,而武术格斗竞赛主要包括拳法、踢法与摔法.同时,根据竞赛性质设置个人赛与集体赛,在个人赛与集体赛中分别设置单个项目竞赛与武术全能竞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武术竞赛中的武术全能竞赛指的是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的全能,与现在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全能不同,如图1所示.

1.2.2采用“合二为一”的组织方式有利于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

在学校武术竞赛中,将武术套路竞赛(包括传统武术)、武术格斗竞赛合并为同一次比赛,实现“打与练”的融合,符合“打练并进”的教改思路,向观注学校武术竞赛的社会人士展现武术的全貌,改变人们对武术认识的偏颇.格斗是武术之“打”,套路是武术之“练”,“打练并进”是武术之基本要求,只有将武术格斗竞赛、武术套路(包括传统武术)竞赛进行合理的整合,才能真正的体现武术“打练融合”的特征.所以,学校武术竞赛需要将武术套路竞赛与武术格斗竞赛进行合理的规划,合并成一次比赛,展示武术的全貌,在每次学校武术竞赛中,既包括艺术美的武术套路,又包含阳刚之气的武术格斗内容,让外界更清楚武术的技术体系,充分的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促进学校武术的推广与宣传,增加学校武术竞赛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合二为一”的组织方式也有利于培养“能练会打”的习武学生.将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比赛合并为同一次比赛之后,提倡与鼓励学生既要参加武术套路比赛,也可以参加武术格斗竞赛,通过设置武术全能奖项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动力,有利于实现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打练并进”的思想,培养“能演会打”的习武学生.同时,“合二为一”的组织方式相当于将武术套路比赛与武术格斗比赛合并为一次竞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校武术参赛者与组织者的时间与精力,也减少了竞赛成本,有利于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

1.3学校武术竞赛方法的路径选择

根据竞赛学的统一性原则[13],举行学校武术竞赛时,应该选择同一种竞赛方法,既学校武术套路竞赛与格斗竞赛应该采取相同的竞赛方法.而目前学校武术套路竞赛的方法主要选择“轮竞制”类竞赛方法中的“轮次赛”[14],这是选用了我国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方法.这套竞赛方法是专门针对竞技武术套路比赛而设定,其实针对普通学生参加的武术套路竞赛,此方法存在模糊批判、感觉给分等很多问题[15-16].至于学校举行武术格斗竞赛,将是增加学校武术竞赛吸引力与凝聚力的一次全新尝试.通过探析格斗类项目的竞赛方法可以知道,“淘汰制”是其常用的竞赛方法,可以给学校举行武术格斗竞赛提供借鉴.但是多年来,学校武术套路竞赛一直选用“轮竞制”竞赛方法,如果将学校武术套路竞赛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合并为同一次竞赛将出现竞赛方法不能统一的困境.基于此,学校武术竞赛的竞赛方法需要重新选择,选择一种既适合学校武术套路比赛,同时也适合学校武术格斗竞赛的竞赛方法.

1.3.1学校武术竞赛统一选用“淘汰制”竞赛方法

淘汰制是极为古老的一种竞赛方法.所谓淘汰制,既参赛各方按照排定的竞赛次序,两两之间竞赛;比赛的负者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胜利者进入下一轮比赛,比赛逐轮进行,直到最后一场,最后一场比赛胜利者为整个竞赛的冠军[17].这里所阐述的“淘汰制”既通常所说的“单淘汰制”,淘汰制是对抗性竞赛中最为常用、极为重要的一种竞赛方法[18].其中淘汰制优点为:组织形式容易被人理解;适合于大量参赛者的比赛;比赛场次少;比赛场地少;虽然“淘汰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位置、名次不完整的问题,机遇性强等问题,但可以通过设置“轮空”或“抢号”的方法解决位置问题,利用设置“种子”方法弥补机遇性强的缺陷,利用“附加赛”处理名次不全的问题[18].

当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同时作为学校武术的竞赛内容时.首先,“淘汰制”是对抗性项目的常用竞赛方法,许多学生参与的对抗性项目(跆拳道、空手道)也都选择了“淘汰制”竞赛方法,其非常适合于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其次,根据“淘汰制”竞赛方法的特点,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学校武术套路竞赛.假设由8人参加的武术套路竞赛,根据淘汰制的竞赛方法进行比赛.如图2所示,1号与2号为上半区的其中一组,1号先进行套路展示,完毕后退出场地,立于场边,2号选手入场进行参赛套路展示,等2号演练完成退出场地后,裁判员根据两个选手的综合演练水平进行胜负判定,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负者进入附加赛环节.假如参数者不是8人,可以通过“轮空”或“抢号”进行调整对阵的结构,由此可见,“淘汰制”方法同样适用于武术套路竞赛.其实学校武术竞赛选用“淘汰制”不仅可以提高竞赛的公平、公正性,也可以有效化解目前学校武术竞赛的困惑,促进学校武术的健康发展.

1.3.2学校武术竞赛选择“淘汰制”竞赛方法的优势分析

学校武术竞赛选择“淘汰制”竞赛方法不仅可以将学校武术套路与格斗的竞赛方法统一,还可以化解目前学校武术套路竞赛的“估分”困境,降低学校武术套路竞赛的判罚难度,有利于学校武术竞赛的健康发展.

假如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采用不同的竞赛方法,很难组织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同时、同地进行竞赛,只能致使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竞赛处于分家的状态.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都是武术的重要内容,但现在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竞赛竟成为无法共融的不同竞赛项目,而选用了同样的竞赛方法,可以使“统一组织、统一竞赛”的构想变为可能.同时,通过前期针对学校武术竞赛的研究成果可以知道,由于参与学校武术竞赛的许多运动员是普通学生,不是专业武术运动员,致使目前学校武术竞赛所采用的竞赛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如判罚难度大,公平、公正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淘汰赛是两两较技的竞赛方法,两个选手可以同时上场,同场竞技,也可以先后上场,根据两个人的技术水平进行判罚胜负.这样一来,只需要裁判员判别两位参赛者的技术水平来确定谁是该场的胜利者,此种的判罚比起现有的竞技套路竞赛方法判定容易很多,降低了判罚的难度,使竞赛的公平、公正性得到有效提高,还可以有效化解因难度动作无法完成而出现的“估分”困境.其实不管是学校武术套路比赛的哪个组别,参赛学生的难度动作如何或是否设置难度动作要求等问题,采用淘汰制竞赛方法时,裁判员只需要根据两位参赛者的综合演练水平判定胜负,与学生有没有完成高质量的难度动作没有太大关联,可以有效化解目前普通学生组因为无法完成难度动作而出现的“估分”困局.

1.4学校武术竞赛规则的路径选择

为了武术走进更高的竞赛殿堂,国家针对武术技术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进而出现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区分,同时致使我国武术的发展呈现竞技武术一枝独秀的状况.而学校武术按照正常的发展逻辑,其应该跟随竞技武术的步伐,既能培养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也可以通过学校武术的发展挖掘武术人才,但是多年来竞技武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竞技武术在学校的推动一直滞后,致使目前的学生越来越无法达到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要求,也不适合习练以“击倒、重创”为目标的散打技能,这些的技术要求提高了学生习练武术与参加竞赛的门槛,成为阻碍学校武术发展的桎梏.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武术竞赛的发展,只有通过合理的竞赛规则设置,弱化其竞技性,降低学校武术竞赛的难度动作要求,改变以击倒、重创为目标的武术格斗规则,才能提高学校武术竞赛的吸引力,有利于武术在校园的推广与普及.

1.4.1学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修订思路

目前学校武术竞赛选用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自选项目判罚主要根据3个方面决定参赛学生的比赛成绩:1)动作质量评分;2)演练水平评分;3)难度的评分[8].在规定套路、对练与集体项目等方面,判定比赛优劣主要从动作质量评分和演练水平评分两个方面进行判罚[19]68-82.其实不管是从三个方面还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判罚,操作起来都非常的复杂,当针对非专业的普通中、小学生进行比赛判罚时,特别是省市一级的武术套路竞赛,操作难度相当大,引起的争议多.将淘汰制引入学校武术竞赛体制,采用参赛学生进行两两较技的判罚,可以有效的化解操作难度,但在判罚学生技术水平的理念方面仍需要改变.

武术根植于华夏大地,在中国整体观的哲学思想影响下产生与发展.其武术套路展现的应该是习武者的精、气、神,展现武术套路的韵味、节奏与劲力.在学校武术竞赛中,应该根据学生套路演练的熟练程度、动作规格、精神风貌、节奏韵味等方面判定技术水平的优劣,这些才是武术套路应该展现的本质内涵.而武术套路中的难度动作是竞技武术比赛的产物,是为了体现武术套路的高、难、新的特征,是为了培养精英武术竞技套路运动员,这样的规则导向并不适合于普通学生参与的学校武术竞赛.学校武术竞赛参与主体是学生,是为了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学生习武的兴趣,进而推动学校武术的普及与发展,并不是为了培养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要求的存在增加了习练武术套路的难度,提高了习武参赛的门槛,阻碍了学校武术竞赛的开展,因此,根据目前学校武术的普及状况与普通学生的武术技术水平考量,难度动作的考评不应该做为目前学校武术竞赛学生技术水平优劣的主要判罚依据.因为目前普通组学生参加武术竞赛,往往难度动作成为了练习的难点,而裁判也常常因为学生难度动作完成不了而无法进行判罚.通过弱化套路竞赛的难度动作要求,引导学生注重比赛的综合演练水平,可以有效化解这一困境.

1.4.2学校武术格斗竞赛规则的修订思路

目前武术格斗发展最为成熟的项目是竞技散打,其竞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则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先后出现了1988版、1990版、1996版、1998版、2004版、2011版7个版本的散打竞赛规则[20],规则的不断完善,使散打比赛更加激烈、精彩,已经发展为非常成熟的竞赛项目.但散打采用以“重击或击倒对手”为上技的规则导向,如在比赛中重击对手而导致对方强制读秒可以得2分,利用合理的方法直接击倒对手可直接获得比赛胜利,这样的规则导向因为安全性问题,不合适在学校武术格斗竞赛中推广.

开展学生武术格斗竞赛,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提高自身的防身自卫能力,增加其骨气与底气,同时感受武术格斗的乐趣与魅力,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一技必杀”的能力.其实进行学校武术格斗教学、训练与竞赛的许多目标,在规避重击的规则引导下同样可以实现.研究者认为学校武术格斗竞赛可以禁止重击,提倡轻击,采用“击而寸止、触而控制、摔而保护”的理念弱化学校武术格斗竞赛的危险性,提高其安全性,这样可以更好保障学校武术格斗竞赛的顺利开展.其中“击而寸止”的内涵是:在合适的距离、合适的时机下,全力、全速地击打对手的有效得分部位,当快接触对手得分部位时,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不击打到对手的击打方法.主要用于在未成年组的头部击打限制,较好地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头部.而“触而控制”指击打时候可以接触对手的有效得分部位,其他方面要求与“击而寸止”相同.主要用于成年组(高中生、大学生)的头部击打限制.在高中组和大学组,学生在全力、全速击打对手头部时,可以轻微接触对手头部,但必须进行有效控制,进行轻击,防止重击对手,重击视为犯规行为.其重击的判罚标准是:使对手头部位移、脸部出血、脸部出现红肿等情况都视为重击行为.同时武术强调“远踢、近打、贴身摔,摔法是武术格斗的特色,应该保留.但由于摔法练习的难度及竞赛中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在学校武术竞赛中,针对摔法使用也必须进行一定的限制,保障摔法技术的安全性,建议采用“摔而保护”的方法.在规则中明确规定,哪些摔法可以用,哪些不可以使用,禁止使用过肩摔等危险摔法,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摔技作为学校武术格斗竞赛使用的摔法技能,以此保障学校武术格斗竞赛中摔法使用的安全性.

2结语

武术成为教育部未来重点发展的7个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并确定了其教改操作路径,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重视.而学校武术竞赛是武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青少年尚武精神的重要平台、培育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方法、传承中华文化与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路径,其健康发展将是推动学校武术教育普及的重要动力之一.但目前学校武术竞赛内容、竞赛组织方式、竞赛方法与竞赛规则全是竞技武术套路比赛的翻版,无法满足武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更无法发挥学校武术竞赛独特的价值与功能.应该在教改思路的指导下,通过重新选择竞赛内容、统一武术套路与武术格斗的竞赛方法、创新竞赛组织方式、修订学校武术竞赛规则等措施,增加学校武术竞赛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化解目前学校武术竞赛的困境,推动武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宇文利.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研究[J].理论研究,2011(12):19-23.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ce.cn/,2012-12-19.

[3]赵光圣,戴国斌.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84-88.

[4]张峰,赵光圣,吉洪林.回归武术之本真——从技击取向再论我国中小学武术课程设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28(3):41-45.

[5]吉洪林,赵光圣,张峰.文化强国背景下学校武术竞赛的理念定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1):137-140.

[6]郎勇春,张文涛,李伟艳. 当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失范与矫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48-51.

[7]张峰,赵光圣.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1):77-80.

[8]邱丕相,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学刊,2007,14(7):66-68.

[9]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路[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10]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62-64.

[11]《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3):82-89.

[12]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3]王守衡,叶庆晖.体育赛事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赵光圣,郭玉成.武术套路竞赛方法改革的新思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29-32.

[15]陈秋月,黄秀.对福建省大学生武术比赛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4):32-35.

[16]林凯明.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竞赛模式研究[J].广州体院学院学报,2012,32(2):87-89.

[17]王蒲.体育运动竞赛方法的建构暨对抗性竞赛方法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26-127.

[18]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36-240.

[19]中国武术协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20]董彦玉.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修改对技术导向的作用及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此文总结,这是适合教育改革和武术和视角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教育改革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教育改革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校武术教育的科学认识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剖析素质教育内涵的同时深入探讨了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追求 在此基础上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进行科学的认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定位是文化教育;使.

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下思政教育改革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生理上的健康以外,心理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焦点问题,如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案、南大碎尸案…………惨案的发生,均是由于大学生.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优化和人才培养
摘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是总书记在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的 所谓“供给侧改革&rdqu.

基于新媒体视角下学校田径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摘要】新媒体时代具有跨界融合度高的特点和便利,基于新媒体传递速度快、受众人群多、传递方式新颖……优势,将新媒体应用到传统的田径教学改革中,是学校改革田径教学模式的可行之策,是提高田径教学的又一科学性.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