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课外阅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内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主题:课外阅读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内,本文是课外阅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课外阅读和走进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课外阅读论文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论文参考文献 课外阅读杂志课外阅读期刊飞魔幻杂志免费阅读结课论文

2016年9月,全国数百万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始使用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起始年级).这套教材的创新点之一,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一年级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板块;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设置“名著选读”板块,引导学生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新教材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课标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在部编教材培训中提出“语文课要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由此可见,在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下,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内已成为必然.

一、教学课时的调整

过去,对于课外阅读,常常是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学生自行课外阅读,很少占用课堂时间.现在,要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内,首先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重组,挤出时间实施和推进课外阅读.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四篇散文可以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1.精读课文教学(4课时):《匆匆》(2课时),《桃花心木》(2课时),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的阅读方法.

2.比较阅读四篇散文(2课时):

(1)比较《匆匆》与《桃花心木》,讨论交流异同点.

共同点:都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

不同点:《匆匆》将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桃花心木》是在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悟的.

(2)运用本单元所学阅读方法,学生自主学习《顶碗少年》和《手指》,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全班交流.

(3)讨论:学习了这四篇文章,对于写作有什么帮助?

二、教学课型的转变

课内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根据所选文章篇幅的长短,可以采取不同的课型.

对于不长的文章,可以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临死前的严监生》,在阅读课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严监生的人物特点,初步体会作者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之后开展群文阅读,链接阅读冯骥才的《泥人张》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临终前的片段,进一步发现在小说中运用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好方法.

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指导教学,教师要全程跟踪指导.根据指导时间的不同,课型也不一样:阅读前上推荐课,通过观察封面和目录、了解作者、阅读经典片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同时根据文本特点教给阅读方法.阅读中上推进课,了解学生的阅读进程,解决学生的阅读疑惑,讨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醒学生关注阅读时遗漏的书中关键点,推动学生的持续阅读.读后上交流课,运用多种形式交流阅读的收获,分享阅读的快乐,可以是课本剧的自行编排表演,可以是读书卡片、读书笔记的呈现,还可以是朗诵会、故事会……无论采取何种课型,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三、阅读书目的选择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老师的责任,就是将好书推荐给孩子.”面对茫茫书海,选择怎样的书推荐给学生,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自然,书目的选择最好是精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周国平认为:“把受教育者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他们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里去.”部编教材在第一学段编排了童谣、儿歌和情节简单有趣的儿童故事,第二学段则是读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第三学段读整本的书,为广大教师给学生选择阅读书目提供了参考.在以往的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常常会结合教材来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在此基础上,不妨尝试着配合教材的教学有计划地推荐,使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形成序列.

如以内容为主题的阅读书目推荐序列:

或者以能力训练点为主题的阅读书目推荐序列:

除了推荐与教材紧密联系的相关经典书目,也要考虑到所推荐书目的多样性,正如人的饮食尚且要讲究均衡,何况读书呢?教师不能一味只推荐文学类书籍,人文百科均要有所涉猎.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各年龄段的阅读心理特点,不可盲目选择.但是,无论哪个学段,选择书目都应关注学生的阅读趣味,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书热情.

四、阅读速度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到阅读速度,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其实,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不能从第三学段才开始进行训练,实际上课标在前两个学段中已经做出了明确要求——第一学段“学习默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要做到快速阅读,应采取的就是默读的方法.因为速读时,仅由视觉中枢把所看到的文字素材传递给大脑,默读要求中的“不出声,不指读”就避免了其他器官做轻微运动而对视觉中枢产生的干扰.因此,在第一、第二学段就要落实对默读的要求,才能在高年级实现阅读速度的提升.

要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时还要减少不必要的“回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难写或难以理解的字或词语,往往不得不做暂时停留或返回视线重新扫视.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养成整体认识的习惯,还可以采用限时阅读的方法,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避免“回视”,加快阅读速度.

同时,阅读速度也是阅读量积累的体现之一.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阅读速度自然也就越来越快,形成良性循环.

五、阅读策略的教学

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指导,不仅要训练学生提高阅读速度,还要重视学生阅读技能的习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文体意识,重视对不同文体所具有的不同写法的揭示,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童话要了解情节,引发想象;寓言是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对于散文,要梳理结构、品味语言、感受意境;而小说,则要分析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学习环境描写.对于同一文体的作品,要教给学生阅读这一类作品的方法.当然,即使是同一文体的作品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教师也要引领孩子去发现感受每一部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在阅读中使学生得到思维的训练,在读中思,在思后读,读思结合.

猜读就是一种既锻炼学生思维又让阅读变得有趣有效的好方法,适用于那些可预测性强的文本.安东尼,布朗的《大猩猩》就是一本适用于运用猜读阅读策略的绘本,“猜读”环节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猜封面.

根据封面图画的内容,关注时间、人物及表情、景物背景进行猜测,初步感受小女孩和大猩猩是好朋友,关系密切.

第二步:猜故事.

出示绘本中大猩猩穿上爸爸大衣准备带安娜去动物园的两幅图和文字.

1.猜测之前的故事:故事中一定有安娜的爸爸,而且安娜肯定一直想去动物园,但没人带她去.之后出示绘本中相关内容,印证猜想.

2.猜测之后的故事:安娜和大猩猩去动物园和在动物园的经历.出示绘本中相关内容,印证猜想.

第三步:猜图画.

出示绘本中大猩猩和安娜的画面,猜测他们的关系发展.出示绘本中相关内容,印证猜想.

第四步:快速出示整本书内容,体感知.

朱自强教授这样总结猜读的好处:“能鼓励学生的参与,增加阅读的乐趣,更容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积极、能动的作用;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预测、推论、判断等)具有非常直接的帮助;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在读一本书时,我们往往不是单用某一种阅读策略,常常是几种综合在一起.

就拿绘本来说,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的情感和主题,因此在绘本中,图画不是点缀.阅读时,要教给学生阅读绘本的方法——图文结合,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在“用图画说话”.在绘本《大猩猩》阅读教学的第一板块“猜读”中,学生从绘本中出现大猩猩和安娜的画面当中,就能发现:开始大猩猩与安娜对视,后来大猩猩牵着安娜的手走出家门,之后他们身体接触不断在变化——大猩猩抱着、背着、搂着安娜,甚至最后安娜骑在大猩猩的肩头.学生通过关注画面,读出画面背后蕴含的丰富情感.

对比阅读也是常常用到的一种阅读策略,仍以绘本《大猩猩》的阅读教学为例,可设计第二板块——对比阅读:

第一步:对比图画.

出示绘本中安娜与爸爸两次用餐时不同的对话情境,对比发现环境和人物的变化.

第二步:对比语言.

出示爸爸和大猩猩的话进行对比阅读,出示爸爸前后所说的话进行对比阅读,了解作者通过故事想传递的思想.

像这样,在阅读文本时引导学生比较,通过对比发现同一文本中人物或环境的变化,或是发现不同文本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对比阅读也适用于整本书的阅读.如动物小说《柳林风声》最大的特点是把动物拟人化,“它们穿上人的衣服,住上人的房子,过上人的生活,其实它们就是人,就是‘披上了毛皮的我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在这本书的阅读交流课上,针对这本书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个对比阅读的环节,引领学生体会作品中角色的丰满形象,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师先引导学生交流对书中主人公蟾蜍的印象,梳理故事情节,发现蟾蜍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学生会发现,书中主人公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在发生变化.接着,把书中描写的四个动物主人公的生活与现实世界人的生活进行对比,发现这一类书的共同特点——文中动物形象丰满,动物往往完全被拟人化,从而学会阅读同一种文体的文本.

当然,阅读策略还有多种:联结、整合、提问、表演、视觉化……但无论选用何种阅读策略,一定是由所读文本自身的文体和表达特点所决定的.

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内吧.每一位语文教师利用我们的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品位,教给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让读书成为学生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成为每天不能不做的事,这才是一位语文教师最大的成功.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市东湖区豫章小学)

本文结束语,此文是一篇关于课外阅读和走进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课外阅读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课外阅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文本特征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课--以《BlackBeauty》教学为例
【摘 要】随着课改的推进,中学英语课外阅读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抓住阅读文本的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合理地设计文本分析方式,能够.

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
一、数学阅读的重要性1 数学阅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是一门语言,具有自身的语言符号和语言系统 数学学科知识严谨而又抽象,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挑战,更是培养的契机 通过数学阅读,学生能够将抽象.

让课外阅读充满快乐
摘要课外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整体素质,是语文的补充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 但现阶段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仍非常缺乏,仅有一部分的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甚至有年级越高反而越不爱读书的现象 关键词小.

论文大全